《黄帝内经》论灸疗

        《黄帝内经》,简称《内经》,包括《灵柩》和 <<:素问》•约 成书于战菌至秦、汉时期,托黄帝所传,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 理论著作,《内经》是对我国医学的一次大总结,书中对经络、腧 穴、针灸方法,以及适应证、禁忌证等,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, 其中尤以《灵柩》所载针灸理论更为丰富而有系统,为后世针灸学 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。《内经》从灸疗的起源、适应证、处方, 到禁忌证,论述颇多,摘要述之于下。

(一)灸疗起源

《素问•菡液酿醴论》说:“赞石针艾治其外” c远古时,人 类尚不能铸铁,使用馋石这些磨制石器,是新石器时代的特点,。艾 灸和砭石并论作为外治法,说明在新石器时代灸法已成为重要的医 疗方法。

《素问•异法方宜论}>指出1 “牝方者,夭地所闭藏之域也。 其地高,陵居,风寒冰冽,其民乐野处而乳食,脏寒生满病,其治s 灸焫。故灸焫者,亦从北方采” o上段经文吿诉人们,灸法的出现 与地区性、人们的生活习惯,以及疾病的性质有密切的关系。由于 龙方地区,气候严寒,地处高山峻岭,风大冰厚雪深,人们过着游 牧生话,多倚山而居,长期野外食宿,又多食动物肉乳,因此容易 患消化不良,肚腹胀满之类疾患。治疗这类病症,适宜于文火灼 或熏烤的务法6所以,艾灸的方法•当首先出现在北方,之后传播 到其他区域。

(二)治疗原则

1.扶芷祛邪

疾病过程,从邪正关系来说,是正气与邡气矛盾双方斗争的过 程。邪正斗争的胜负,洪定疾病的预后,邪胜于正,则病加重、难 愈,正胜于邪,则病减轻、易愈。因而治疗疾病,就要扶助正气, 祛除邪气,改变邪正双方力量的对比,使疾病向痊愈方向转化,所 以扶正祛邪是临床治疗的一个重要原则。其治疗方法,《内经》一 再强调“实则泻之,虚则补之”(《素问•三部九候论》);“气 盛则泻之,虚则补之C《灵枢•背腧》)n, «盛则徙泻之,虚则徒 补之”(《灵枢•禁服》)。所以,补虚泻实是扶正祛邪原则的呉 体应用,抉正,即扶助正气,提高机体抗邪能力,为补法。祛邪, 即祛除病邪,邪祛正自安,为泻法。扶正与祛邪,其方法虽然不 同,但两者相互为用,相辅相成,使病获愈。

2 .治病求本.

治病求本,就是找出疾病的拫本原因,并针对病因迸行治疔。 这是辨证论治的一个菡本原则,故《素问_阴阳应象大论》说: “治病必求于本。” “本”与“标”是相对而言的《本与棕焐一个 相对概念.冇多种含义,闬以说明病变过程中各神矛盾的生次关 系。如从邪正双方来说,正气是本,郓气是标;从病囡与症状来 说,病因是本,症状逊标f从疾病先后来说,旧病、原发病是本, 新病、继发病是标。在a杂多变的病证中,常有标本主次的不同, 因而在治疗上就应有先后缓急的区别。-标本治法的临床应用,~般 鍉遵循1治病必求于本.故《素问•标本病传论》及(灵挖•痫本》 指出:“先病而后逆者,治其本!先逆而后病者,治其本;先寒而 后生病者,治其本;先病而后生寒者,洽其本*先热而后生病者, 治其本。”

茌某些情况下,标病甚急,如不及时教治,可危及患者生命或 影响治疗时机,则应茱欧“急则治其标,缓则治其本”的原则,先 怡其标病,后治本病。如《灵梪•本病》说丨“先热而后生中猜

者,治其标” ,大小便不利,治其标”。中瑭、大小便不利,都 是较急重的症状,故应首先治疗。标本的治疗原则应视病情变化灵 活掌握。正如《素问•至真要大论》所说:“知标与本,用之不 殆”。关键在于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,做到治病求本>

3.调整阴阳

疾病的发生,亦是阴阳的相对平衡邋珂破拓,出现偽盛偏衰的 结果。对于阴阳的偏盛搞衰,《素问*至真要大论》提出:“谨 察困阳所在而调之,以平为期”。《灵枢•拫结》说:“调阴与阳, 精气乃光,合形与气,使神内藏”。因此,调整阴阳,补偏救 弊,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,促进“玥平阳秘”乃是临床治疗的根本 原则之一。《灵枢*终始》篇指出:“阴盛而阳虛,先补其阳,后 泻其阴而和之> 闼虚而阳盛,先补其阴,后泻其阳而和之〃。是说 阴经邪气偏盛和阳经正气偏于虛弱的疾病,治疗时,应当先补阳经 的正气,然后泻阴经的邪气,通过补阳,泻阴,以达到阴阳调和。 如果阴经正气偏于虚弱而阳经那气偏盛的疾病,治疗时应当先补阴 经的正气,然后泻阳经的邪气,通过补阴泻阳,以达到阴阳平衡。

(三)灸疗应用

《素问•汤液_醴论》说:“镔石针艾治其外也” 。是说馋石、针刺、艾灸等方法,通过刺激身体外部的体表腧穴经络,治疗 疾病,属于外治法的范畴。有些不适宜用计刺法治疗的疾病,还可 以采用灸疗法施治,故《灵枢•官能》说:“针所不为灸之所宜”。

《内经》关于灸疗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:

1.脏寒生满病,其治宜灸焫(《素问_异法方宜论》)。

【语译】内脏受寒,容易发生胀满的疾病,这些病的治疗,适宜运用艾火烧灼*灸烧,王沐:“火艾烧灼,谓之灸谈”。即是现 在的各神灸法。

2.经陷下者,火则当之;结络坚紧,火所治之(《灵枢.官 能》)。

【语译】如有经脉陷下的情況,则唯有釆用艾烧灸治》若有络脉结而坚紧的,也当用艾蝤灸洽。

3.陷下则徒灸之,陷下者,脉血结于中,中有著血,血寒, 故宜灸之(《灵枢•刺节真邪》)。

J语译2脉虚陷不起的,只可采用灸法,因为此种脉虚陷不 起,是脉中的血凝结在里面,其中有寒气深入于血,血因寒而滞, 所以宜用灸法以散寒。

4.上气不足,推而扬之;下气不足,积而从之,阴阳皆虚, 火自当之(《灵柩•官能》)。

【语译1对上气不足的病,当用推而扬之〃的针法,引举其 气以补其上;对下气不足的病,当采用“积而从之”的针法,留针 随气以充实其下,若阴阳都虚,上、下气都不足的病I就当用艾炕 的灸治为主。此处之阴阳系指下与上。

5.故厥在于足,宗气不下,脉中之A,凝而留止,弗之火 调,弗能取之(《灵枢•刺节真邪》)。

I语译1所以在足部发生阴寒之气厥逆財,则宗气不能循经下 行,脉中的血液也随之滞涩而留止在内,不能畅行,倘不是先用温 熨艾灸调治,就不能再进行针刺。

6_帝曰:经虚络满何如?政伯曰*经虚络满者,尺热满,脉 P寒涩也。此春夏死,秋冬生也。帝曰t治此者奈何?歧伯曰:络 满经虚,灸阴刺阳,经满络虚,刺阴灸阳<《素问.通评虚实论》),

【语译】黄帝道3经虚络满的情況怎样?歧伯说:所谓经虚络 满,是指尺肤热而盛满,寸口脉象迟而涵滞。这神现象,在春夏则 死,在秋冬则生。黄帝道:这两种病情,怎样治疗呢?歧伯说:络 满经虚的,灸阴剌阳,经满络虛的,刺阴灸阳。

7.背中大腧,在杼骨之端……灸之则可,刺之则不可。气盛 则泻之,虎则补之 <《灵枢•背腧》)。

【语译3五脏1?腧穴都位于脊椎两旁,这些腧穴,临床宜用灸 法》不可妄用针刺6施灸时,对邪气偏盛的,当用泻法,正气虚弱 的,则用补法。

»•发于肩及臛,名曰庇痈。—痈发四五日,遥讲之莢枢_痈疽》>D

【语译3痈毒生于肩臂部的叫作疵痈。......如果发作已四五曰,可立即施行灸法*张景岳说:“逞,疾也。娟,艾住也”,

9.形乐志苦,病生于脉,治之以灸刺<《素问•血气形志篇》 ).

【语译】形乐志苦的人,病多生于豚络,治疗宜用灸疗、针 刺。形,指形体;志,指心志、情志。乐,指逸居饱暧,心情愉 袂,无忧无虑I苦,指身形劳苦,思虑忧郁。

10.黄帝曰,刺寒痹内热奈何?伯高答曰3刺布衣者,用火炸 之丨剌大人者,以药熨之(《灵枢_寿夭刚茱》)。

E;语译】黄帝说,刺寒痹要使热气入内的方法是怎样的?伯高 回答说.对一舣劳动者,身体强健,皮厚肉竖的人,可用火针法, 或艾灸法;一般养尊处优的人,则采用药熨之法*

C四)灸疗处方 1,疟疾

S[原文S疤脉小实急,灸胫少阴,剌指井(《素问•刺疟论》> 【语译3疟疾如果脉象小实面急促者,灸足少阴经在/!、腿部的 脸穴C如复溜、太溪等)及针刺足趾端的井穴。

2.寒热

I原文】大风汗出,灸馆谣,谨i喜在背下侠脊傍三寸所•厌之 令病教呼噫嘻,谙谓应手C《素问•骨空论》)

【语译1外风之郝较重,会使人出汗,则灸请谱穴。谨iT穴倥 于背的下部,脊椎旁开三寸,按压该处’时,病人则发出i意谱的声 音,这就是镱谣穴。

【原文3灸寒热之法,先灸项大椎,以年为壮数,次灸橛骨, 以年为壮数。背俞陷者灸之,举臂肩上陷者灸之,两季胁之间灸 之,外踝上绝骨之端灸之,足小指次指间灸之,蹺下陷际灸之,外 媒后灸之。缺盆骨上切之坚痛,如筋者灸之,膺中陷骨间灸之,攀

12

束骨下灸之,齐下关元三寸灸之,毛标动脉灸之,膝下三寸分间灸 之,足阳明跗上动豚灸之,巅上一灸之<《素问•骨空论》>。

【语译3艾灸治疔寒热病症的方法是【先灸太椎六,再灸长强 穴,灸之多少,都以年龄来计算。背部有陷凹处灸之> 举臂肩端陷 凹处(肩鹏、肩®)灸之> 两季胁之间C京门〕灸之;足外踝上 (绝骨)灸之;足4、s趾蹼缘上(侠m >灸之!踹肠下(承山) 灸之> 足外踝后(昆仑)灸之;锁骨上按之坚硬疼痛如筋者,灸其 处,膺中陷凹(腋中)处灸之I掌g骨间(大陵)灸之?脐下关元 灸之I耻骨上緣,毛蒔芮旁动脉搏动处(气冲〉灸之> 膝下三寸两 筋间(足三里)灸之> 足阳明经足背上动脉搏动处(冲阳)灸之j 织项中夹c百会)灸之,

3.厥逆

【原文3上气不足,据而扬之,下气不足,轵而从之I阴阳皆

虚,火自当之u厥而寒甚,骨廉?Th寒过于膝,下陵三里(《炅 枢•官能》)。

【语译】对于上气不足的病,当用“推而扬之”的针法,气以 补其上;对下气不足趵病,当采用“积而从之”的计法,留针随气 以充实其下> 若阴阳c此指下、上)都虛的病,针所忌用,就当以 艾焫的灸疔为主。若固厥逆而出现寒厥韵症象,或晋侧时肌肉下 陷广或寒、冷已过两膝的,都应在足阳明胃经的三里穴施灸。

I原文】治厥者,必先烫调和其经,掌与腋,肘与胸,项与脊 以调之,火气已通,血脉乃行,然后视其病,脉淖泽者,刺而平 之(《灵枢•刺节真邪»)。

E语译I治疗厥逆症必先用温熨的方法,以调和其经气,在两 侧手掌、腋窝、肘、脚、项及脊背等处资灸,待热气通达,血脉就 可以流利的通行。然,后,再观察其病情变化,结合脉象,采用针刺 的方法,予以调正,©其恢复平衡。

4,癫狂痫

【原文】治廉疾者,當与之居,察其所当取之处。灸穷骨二十壮*穷骨者,骶骨也(《灵枢•癍狂》)a

【语译】治疗癫证,耍求医生泾常和病人住在一起,僭以随时 观察病愦变化,来确定恰当的穴位进行治疗,可灸长强穴二十壮。 穷骨即尾骶骨,此指其下端之长强穴。

【原文】脉癫疾者,暴仆,四肢之脉皆张而纵,脉满,尽刺之 出血> 不满,庚之挟项太阳,灸带脉于腰相去三寸,诸分肉木输。

【语译】病深入于脉的脉癫疾,没病时会突然晕仆倒地,四肢 的脉,都胀而弛纵;如脉见胀满的,都可以针刺出血,若并不胀 满,则应在挟项诃遥的足太阳经(天注、大杼等穴)施行灸法,再 灸带脉穴,此穴在距离腰间3寸许的部位,而在分肉之间和四肢肘 膝关节以下各经腧穴的部K,也都可以施灸。

【原文J狂而新发,未应如此者,先取曲泉左右动脉,及盛 者见血,存顷已,不巳,以法取之,灸骨骶二十壮(《灵枢*癫 狂》> o

【语译】狂病®于新近发生的,还没有发展到以上各节所说的 症候时,可先针刺双侧曲泉穴,以及某经络脉有盛满现象时,可以 出血,不需多久,病就会痊愈纟如果不愈,就可以按常规取穴灸长 强二十壮。

5■癖

【原文3风寒客于人……癖不仁肿痛,当是之时,可汤熨及火 灸刺而去之(«素问*玉机真腌论》)。

【语译】风寒之邪侵袭人体以后,发生麻痹不仁或肿痛等症 状,此时可用热敷及火罇、文灸、针刺等方法来袪散,病可痊愈,

6.颈琐痛

【原文】失枕在肩上横骨间,折使楡臂,齐肘正,灸脊中。

【语译】颈项强痛的疾患,应取肩上横眚间的穴位^使病人曲 臂,并引两肘尖相合在一处的姿势,然后在肩胛骨上端引一条直 线,正当脊部中央的部位,施以灸法。肩上横骨间,马莳1 “肩上 横骨间,乃肩尖端上行两叉骨罅间陷中,名S骨穴” *张景岳I或为足少阳之肩井穴,亦主颈项之痛”令'

7f呕、吐、哆、噫

【原文1胆病者,善太息,口苦,呕宿汁,心下淡淡,恐人将 捕之,嗌中阶蚧然数唾,在足少阳之本末,亦视其脉之陷下者灸 之,其寒热者取阳陵泉(《灵枢•邪气脏腑病形》

【语译】胆病的症状是,喜欢长出气,好叹息,口发苦,呕吐 苦胆汁,心棒不宁,神情淡漠,恐惧,好象有人追捕一样,咽喉如 有物梗塞,常常想把T它咯唾出来。治疗时,在足少阳经取穴(丘 墟、阳陵泉等视其脉有陷下不起处灸之,有寒热往来现象,取 阳陵泉。

8,狂犬病

I原文3犬所哨之处灸之三壮,即以犬伤病法灸之(《素叼.

骨空论》) o

【语译J被犬咬伤的,可在咬伤处灸三壮,按照治犬伤法灸之。

(五〉灸法补泻

关于灸法的补泻,酋见于《灵抠*背腧》篇:“气盛则泻之, 虚则补之。以火补者,母吹其火,须自灭也。以火泻者,疾吹其 火。传其艾,须其火灭也” o是说施灸时,对邪气偏盛的当用泻 法,正气處弱的,则用补法。如果用艾灸来补的时候,艾柱燃着 后,不可吹灭艾火,须等待它慢慢地自灭》用艾灸来洱的时候,艾 住燃着后,必须吹旺其火,促使它迅速地燃烧着,待病人感觉皮肤 上焦烫时,将艾火很快地熄灭,以不伤皮肉为度。《内经》的上述 补泻法,一直为后人所遵循,各家论灸疗补泻肘均依其说,足见其 影响之深远。

(六)灸疗禁忌

【原文J阴阳俱不足1补阳则阴竭,泻阴则阳脱。如是者, 可将以甘药 > 不可饮以至剂,如此者弗灸(《灵枢•终始》入

【语译1阴阳两虚的患者,补其阳气,就会使属阴的五脏之气 更趋衰竭> 泻其阴邪,就会使属阳的六腑之气更趋虛脱。这种症状,只可胳用甘药來调和,切不可给与大补a大涔的药物,也不适 宜施用灸法。

t原文2人迎与脉口俱盛兰倍以上,命H阴阳倶溢。如嚴者不 开,则血脉闭窸,气无所行,流淫于中,五賍内伤。如此者,因而 灸之,则变易而为他病矣C《灵枢•终始)> )。

【语译3人迎与寸口,都大于平常的三倍以上,阴阳两气,都 盛极而盈溢于忠廚,叫做溢阴溢阳。象这种症状,因内外不能开 通,而成负内关外枱,就会使血脉闭蛊,气杌的运行也受到了阻 碍,满溢在里面,就会造戚五駐的真阴内伤。这种情况,若认为虚 症宜灸而妄用了灸法,火能伤阴,就要变化百出而发生其它的疾患 了。

E原文3其少长、大小、肥瘦,以心挖之,命曰法天之常, 灸之亦然。灸而过此砻,得恶火则旮拈隐涩C «灵枢•经 水》)o

S语译】对于病人年齡的少长、势树的大小、休格的肥瘦等 等,医矜必须心中有数,作适应的处理,至于璐灸壮数的多少,灸 炷的大小亦应因人而异。若不辨症坎的虚实,灸的壮数,起过了一 定的限度,反而会使总者巧现a恶火”,导致货令站蒌,i£l脉溫滞。

g原文】冇病鹰胂颈痛,胸满腹胀,…-灸之则阳气入阴, 入则痞(《素问•觃…论》>。

S语译3有一神患膺肿颈痛,胸满腹服的喪病……若用灸法, 是以火济火,阳极乘况,就将发生失音之症。

£原文3发于胁,名曰畋疵。败疵苕,女子之病也,灸之, 其病大痈肢C《灵枢■ C[屯、h ).

I[语译】痈毒发生在胁部MJ叫作败疵〃这…类败疵,多属于妇 女病,若误用灸法,可变成大痈脓•


古籍对艾叶记载选录 2018-01-12 20:57
艾灸注意事项 2018-01-09 00:58
艾文化 2018-01-12 20:45
葛洪、鲍姑论灸疗 2019-04-06 14:57
王焘论灸疗 2019-04-06 15:06
古代艾绒的加工方法 2019-04-26 22:25
王焘论灸疗 2019-04-06 15:06
孙思邈论灸疗 2019-04-06 15:05
施延之论灸疗 2019-04-06 14:58
葛洪、鲍姑论灸疗 2019-04-06 14:57
-->

网站导航